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时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研究室主办的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研究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于11月8日在世界历史研究所集会室谷城厅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时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研究室主办的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研究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于11月8日在世界历史研究所集会室谷城厅举行。研讨会由世界历史研究所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研究室卖力人邓超副研究员主持。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研究员、副所长刘健研究员划分致辞。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聊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名学者出席研讨会。
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研究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现场 马启峰供图
在嘉宾讲话环节江苏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张秋生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主任刘文明教授、西华师范大学杨洪贵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刘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徐秀军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亚洲和太平洋地域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陈晓晨研究员、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大洋洲中心主任助理费晟副教授划分以“关于增强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研究的思考和建议”、“全球史视角下的太平洋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澳大利亚族群问题研究的思考”、“区域国别学科建设——太平洋国家”、“太平洋岛国研究的视角与价值”、“太平洋地域研究:经世致用的视角”、“太平洋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新议题”为题作了讲话。
刘健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海洋史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太平洋史的研究起步较晚应从大西洋史、地中海史的研究中寻找启示找到研究的突破口从现象中挖掘意义。她也希望列位与会学者为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的学科建设出谋划策。
汪朝光对列位学者和嘉宾远道而来表现接待和谢谢。他指出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和新兴研究领域在研究议题和研究视野上不能太窄应该放在全球史视野下把太平洋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举行研究还要充实思量中国作为”海洋大国”的身份定位服务于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战略转变。
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研究室是在中央的眷注下新建立的研究室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他希望与会学者支持世界历史所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的学科建设。
在主旨陈诉环节中国亚太学会大洋洲研究分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汪诗明教授认为太平洋史研究无论从整体视角还是区域视角还是国别视角都有许多值得探究的议题中国学者在书写太平洋史时应突出更多的中国元素。
中国太平洋学会太平洋岛国研究分会会长、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主任陈德正教授认为太平洋史的研究不能就事论事应注重多学科和交织学科的学科平台和智库平台建设思量国家战略的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执行主编王华教授认为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研究应具备三个“整体视野”:一是与太平洋研究有关的人的整合;二是研究内容和路径的整合;三是人才梯队的造就和建设方面的整合。
与会学者一致认同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研究正当其时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研究视角上要多样化既要注重把太平洋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还要认识到区域的差异和联系、太平洋国家的差异和联系;二是在研究中应注重世界历史、国际政治、国际法、民族学人类学、自然地理、情况科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交织融合;三是研究议题和研究工具要多元化应多关注政治、经济等传统议题外的新议题和边缘议题多关注小的行为体;四是突出中国的视角在史料挖掘和叙事上应挣脱西方中心论加入中国元素建构中国特色的太平洋叙事;五是要充实思量历史研究和现实需求的联合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他们希望世界历史研究所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研究室能发挥引领作用为海内太平洋史的研究气力提供融合和交流互鉴的平台。
此次研讨会是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自2019年尾建立以来的首次研讨会也是一次学科建设研讨会旨在听取海内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推进研究室的学科建设。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平台app-www.xmjyzxgs.com